生产队时期的其他作物种植:
一,杂粮:
1,小麦:这是为充分利用地力,在秋收后的部分稻田或荒土上撒播或行播。小麦在播种中同时撒下腐熟的人畜粪,直至收割。很少病虫。一般亩产400斤左右。晒干入仓。
2,高梁:在红薯栽插后,趁下雨天将每株秧苗栽到薯垅两端的一侧。如果薯垅较长,中间一侧再栽一棵。然后不必理会。待晚秋即收割熟穗。沉甸甸的,很惹人爱。
用脱粒后的高梁穗扎扫把,农户特喜欢。这种扫把市场上单价也很高,还没货。
二,豆类:
1,黄豆:农谚:“小满前,一把藤。小满后,满把豆。”
所以黄豆都在小满后,种在每坵田的外垸田塍上。株距一尺许。种前先用锄头尖挖小氹,然后每氹放豆种3-5粒,再以土肥将豆粒盖严密,以防鸟啄。所用的土肥,不过就是少量的腐熟了的人畜粪,拌入大量的新鲜的黄土或的沙土。这种新土能在短期内不长草,因其松软又利豆芽破土生长。
老农习俗:无论播种何种庄稼种子,最初都要屏息静气,更不能开口说话或与人交谈。在播种时这样静默几秒,能有效防止鸟类啄食刚播下的种子。是否真有效,我等不知。就像许多地方都为刚播下种子的庄稼扎稻草人守护一样。但老农们却一直坚持这样做,可能也有他的道理。
2,绿豆:也像高梁一样。待红薯栽插后,以一米左右的间距,在薯垅的两端与一侧点种。种后也不需理会。到秋后,将黑色豆夹采回,晒干去壳,再晒收藏。绿夹太嫩,黄夹未老,都不采摘。
三,油料:
1,油菜。其籽收获晒干榨油,即是有名的菜油。
农谚:“处署乔麦白露菜。”油菜播种也像其他秋菜一样,在“白露”时播种。秧苗上来后,在晚禾收割后的稻田连片栽种。也有直播的。但栽的长势好,产量高。无论栽种或直播,都是同时撒入腐熟的人畜粪或磷钾肥。以后便不理会,直待收割。只要来年春天不遭严霜冰冻,便会丰收在望。
菜籽天晴收采,晒干送榨,取油回生产队。
2,油茶:同例。其籽晒干榨油,便是有名的茶油。
油茶普遍自然生长于山岭之间,无需人工护理。头年冬季开花。第二年晚秋结果成熟。油茶有珍珠果和桐子果二种。珍珠果每颗果实内只有一粒籽,结果早,产油率高,仅树型偏小。而桐子果每颗果实内有4-6粒籽,其虽果大籽多,但出油率低。其树高大叶密,又极易落果(未熟即落),故当地都不待见于它。
四,经济作物:
1,茶叶:由于江南的地势和气温适宜,茶叶种植非常普遍。当时生产队将茶叶普遍种植于山坡荒地,不占稻田。
茶苗一经种植,便永不移栽。其株距在一尺左右,行距在一米左右。
每年立夏以后,便对行距间进行翻土除草追肥,届时每年一次。肥料或厩肥或磷钾肥。
每年谷雨前采头茶,谷雨后采二茶,立夏前采三茶。立夏后剪枝齐苗。每年如是。
2,生姜:清明前,将种姜从地窖中取出。择优在晴天密排于预先平整的向阳松疏的地块上,覆盖较厚牛粪草或稻草,再盖土层。至立夏,姜苗已出苗齐苗,便可移栽。事前将荒土深挖翻覆敲碎土块,整平地块。一般行距一米左右,株距二尺左右。挖大穴,穴内多填腐熟厩肥。将姜苗向上,母姜体插入土中,一穴一株。然后盖稻草或陈砖土,再盖土层。到了夏至,拨开每棵姜苗根部土壤,轻轻取出母姜,仍旧把土复盖,以利后续姜体发育生长。
生姜喜欢阴凉潮湿肥沃的土质。只要底肥足土质好,取出母姜后,可以不去理会它。
但“立夏安姜。夏至取娘。”节令不可违,对它生长至关重要。
以上各类果实及其成品,除生产队按需要留下少量种子后,其余全部按本队人头,过称后分配到每户社员家。
五,其他如罗卜,蚕豆,荞麦,泥豆,苧麻,平朮等,也多有种植。
只是已嫌繁杂,恕不詳述。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权,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